內 觀
由葛印卡老師所教
靜 坐
傳承自烏巴慶老师
巴利詞彙
Ācariya
阿闍梨,軌範師,老師
Adhiṭṭhāna
堅強的決心,十波羅蜜之一。
Akusala
不善的,有害的。為kuśala(善)的反義字。
Ānandā
妙樂,喜樂。
Ānāpāna
呼吸。Ānāpāna-Sati:對呼吸的覺知。
Anattā
無我,無我的,無實質,無實體。三法印(三項基本特質)之一,參見lakkhana。
Aniccā
短暫無常的,轉瞬即逝的,變化的,三法印(三項基本特質)之一,參見lakkana。
Arahant/arahat
阿羅漢,解脫者,已滅除內心所有雜染煩惱之人;參見Buddha。
Ariya
聖者,已淨化自心,而達親證究竟實相(涅槃,nibbāna)的人。聖者有四個層次,從最多再出生七次的sotapanna須陀洹(即『預流果』),到這一世結束後即不再出生的arahant阿羅漢。
Ariya aṭṭhaṅgika magga
八正道,八聖道。參見magga。
Ariya saccā
聖諦。參見 saccā。
Aśubhā
不純淨的,令人厭憎的,不美的。反義詞為subha,純淨的,善美的。
Assutava/assutavant
非聞法者,未曾受教者,即一個甚至連聽聞真理都不曾有過、連聞慧(suta-mayā-paññā)都不具足,因而根本無法邁向自身解脫的人。反義詞為sutava。
Avijjā
無知無明、幻覺假象;是緣起環鏈(Paticca samuppada,the chain of Conditioned Arising)的第一個環節。與貪(rāga)、瞋(dosa)同為心的三個主要不淨染污(三毒)。所有導致痛苦的心的不淨,皆根源於此三毒。同義字為moha。
Āyatana
處、領域、範圍,尤指覺受的六個領域(六處,salayatana),也就是五個身體的官能加上心,以及與它們相應的對象,分別是:
眼睛(cakkhu)和可視之物(色,rūpa);耳朵(sota)和聲音(sadda);鼻子(ghana)和氣味(gandha);舌頭(jivha)和味道(rasa);身體(kaya)和碰觸(photthabba);心(mano)和心的內含,如各式各樣的想法(dhamma)等。
這六處也稱為六根,參見 indriya。
Bala
力,力量。五種心力是信力(saddhā)、 精進力(vīriya)、 念力(sati)、 定力(samādhi)、 慧力(paññā);在還未充分開展的階段,它們被稱為五根,參見 indriya。
Bhanga
消融。內觀修習的一個重要歷程,也就是體驗到周身明顯的堅韌感受消融成持續升起滅去的微細振動。
Bhava
有(的過程)。有輪(Bhava-cakka):不斷出生存有的輪迴。參見 cakka。
Bhāvanā
心智的培養,修行。修行有兩個部分,一是發展定靜(止,samatha-bhāvanā),也就是心的專注(定,samādhi);二是發展洞見(觀,vipassana-bhāvanā),即智慧(paññā)。
修止能得禪那(jhana),修觀則可導致解脫。參見 jhana、samādhi、paññā,以及vipassana。
Bhāvanā-mayā paññā
由個人直接體驗所發展出的智慧;參見 paññā。
Bhavatu sabba maṅgalaṃ
『願一切眾生快樂』。這句慣用語是個人用來表達對其他眾生的善意。(字面的意義是『祝快樂』)。
Bhikkhu
(佛教的)出家僧侶、比丘、修行者,用於男性,女性為比丘尼(Bhikkhunī)。
Bodhi
菩提,覺悟。
Bodhisatta
菩薩,原意為『證悟者』,一個努力成佛的人,慣常是指尚未完全覺悟前的悉達多・喬達摩。梵文為 bodhisattva。
Bojjhanga
菩提分或覺支,覺悟的要素,也就是幫助一個人證悟的特質。這七個要素分別是:念(Sati)、擇法(以智慧明辨、揀擇諸法,Dhamma-vicayavīriya)、喜(piti)、輕安(passaddhi)、定(samādhi)及捨(平等心,upekkhā)。
Brahma
梵天,在印度教中專指各界眾生中最高階的眾生,傳統上被視作全能的造物之神。然而佛陀說,他們和其他眾生並無二致,也會衰敗及死亡。
Brahma-vihara
梵天(清淨的生命)的本質,因此是崇高聖潔的心量,其中存有四種純淨的特質:無私的慈愛(mettā)、悲憫(karuṇā)、樂見他人得福的隨喜(muditā),以及對各種經歷平等以對的捨心(uppekkha)。透過修行能有次第的開發出這四種特質(四無量心)。
Brahmacariya
獨身無慾,純淨的聖潔生活。
Bramhana
顧名思義為純淨的人。傳統上是指印度屬於婆羅門祭司種姓的人。這類人是仰賴神祇(梵天,Brahma)來“拯救”或解脫他們,在這方面他們有別於沙門samana。佛陀說真正的婆羅門實為自淨其意之人,也就是一個解脫者(阿羅漢arahat)。
Buddha
覺者,佛陀,一個發現並親身實踐解脫之道,憑著自己的努力而達到最終目標之人。佛陀有兩種:孑然獨覺的辟支佛(pacceka-buddha),即一個發現覺悟之道,卻無法教導他人的覺者。另一種是完滿的、能夠教導他人的正等覺者(sammā-sambuddha)。
Cakka
輪,Bhava-cakka 為不斷出生存有的輪轉(也就是苦的過程),等同於輪迴(samsara)。Dhamma-cakka,法之輪(即解脫之道或解脫的過程)。Bhava-cakka,即因果如鍊環環相扣而生的緣起過程,而Dhamma-cakka則倒轉因果緣起的環鏈,從而導致痛苦的根除,而非增長。
Cintā-mayā-paññā
思慧,經思維分析而得的智慧;參見paññā。
Citta
心。Cittānupassanā:心念住。參見 satipaṭṭhāna。
Dāna
佈施,慷慨賑濟、捐贈。十波羅蜜(parami)之一。
Dhamma
法,現象,心的對象,自然,自然的法則,解脫的法則(正法),也就是覺悟者的教導。
Dhammānupassanā:法念住。參見 Satipaṭṭhāna。梵文為dharma。
Dhatu
元素(見maha-bhutani);固有的狀態;屬性。
Dosa
瞋恚。與貪愛(rāga)和愚痴無明(moha)同為心最主要的不淨染污。
Dukkha
苦,不圓滿;三種基本特性(三法印,見lakkhana)之一,第一聖諦(見sacca)。
Gotama
喬達摩,歷史人物佛陀的家族姓氏(梵文為Gautama)。
Hinayana
其義為『小乘』,其他教派的信徒稱呼上座部佛教等原始佛教教派的用語,有貶抑之意。
Indriya
根門,用於實修上,是指六個覺知的感官(見ayatana),以及五種心力(見Bala)。
Jati
出生,存在。
Jhana
禪那,全神貫注或入定的心理狀態。修定(samādhi)或止(samatha-bhāvanā,見bhāvanā)能達到八種禪那狀態。發展禪那可獲致輕安和喜悅,卻無法拔除根植於內心最深處的煩惱染污。
Kalāpa/attha-kalāpa
次原子粒子,無法再分割的物質最小單位,由四大元素和它們的特性所組成。見 maha-bhutani。
Kalyana-mitta
其義為『益友』,所以是引領他人解脫之人,即精神上的指引者。
Kamma
業行,行動,尤指日後將產生果報的作為(梵文為karma)。參見saṅkhārā。
Kaya
身體。 Kāyānupassanā 為身念住。見 satipaṭṭhāna。
Khandha
蘊,積聚類和。人是由五蘊所組成,分別是:色(rūpa)、識 (viññāṇa)、想(saññā)、受(vedanā)以及行(saṅkhārā)。
Kilesa
煩惱,負面情緒,心的不淨染污。Anusaya Kilesa 隨眠煩惱,即蟄伏在潛意識裡的不淨雜染。
Kusala
善的,有益的。反義字為akusala。
Lakkhana
特徵、辨別標記、特性。三種特性(三法印,ti-lakkhana)為無常(aniccā)、苦( dukkha),無我(anattā)。前兩者普遍存在於一切依因緣而生滅變化的現象中,第三者則通用於所有現象,不論它們是因緣造作與否。
Lobha
貪,與rāga同義。
Loka
宏觀的世界,宇宙、世界,器世間。微觀的世界則為身心結構。Loka-dhamma,即世間盛衰,人生的高低起伏,也就是所有人都會遭遇到的得失勝敗、毀譽與苦樂。
Magga
道路。Ariya atthangika magga 為導致離苦解脫的八正道/八聖道,分為三個層面或修學:
一、戒(sīla):道德,言語或身體行為的淨化:
- sammā-vācā 正語:正當的言語
- sammā-kammanta 正業:正當的行為
- sammā-ājīvā 正命:正當的謀生之道
二、定(samādhi):專注,對自心的掌控:
- sammā-vāyama 正精進:正確的努力
- sammā-sati 正念:正確的覺知
- sammā-samādhi 正定:有清淨基礎的定
三、慧(paññā):智慧,徹底淨化自心的洞見:
- sammā-saṅkappa 正思維:正確的思考
- sammā-diṭṭhi 正見:正確的見解
Magga是四聖諦的第四聖諦,見sacca。
Maha-bhutani
四大元素,一切物質的構成要素:
- pathavī-dhatu--地大(重量)
- āpo-dhatu--水大(凝聚)
- tejo-dhatu--火大(溫度)
- vāyo-dhatu--風大(運動)
Mahayana
其義為『大乘』,指的是佛滅幾世紀後,在印度興起並北傳至西藏、中國、越南、蒙古、韓國及日本的佛教。
Mangala
幸福,吉祥,快樂。
Mara
死亡;負面的力量,邪魔。
Mettā
無私的愛與善意,是純淨的心所具有的特質之一(見Brahma-vihara),也是十波羅蜜之一。Mettā-bhāvanā(慈悲觀)是有系統地培養慈心(mettā )的一種禪修方法。
Moha
愚昧無知,顛倒幻想;和貪(rāga)與嗔(dosa)同為三個心主要的不淨染污。同義字為avijja。
Nama
心。Nama-rūpa是名(心)與色(物),身與心的連續體,Nama-rūpa-viccheda是死亡或體驗到涅槃(nibbāna)時所發生的名色/身心分離。
Nibbāna
涅槃,離苦解脫,究竟的實相,苦的止息。梵文為 nirvāṇa。
Nirodha
止息,滅盡。經常作為涅槃(nibbāna)的同義字。Nirodha-sacca苦滅諦,四聖諦的第三聖諦,參見sacca。
Nivarana
蓋,障礙、阻礙。開展心性的五個障礙:貪欲(kāmacchanda)、瞋恨(vyāpāda)、身或心的昏沈怠惰(thina-middha)、掉舉 (uddhacca-kukkucca),以及疑(vicikicchā)。
Olarika
令人討厭、不快的,粗重的。反義字為sukhuma。
Pali
巴利文,記載佛陀教導的文本,所以是這些經文所使用的語言。史學、語言學及考古學的研究皆指出,巴利語是佛陀在世時,在北印度使用的一種語言,後來佛經被翻譯成梵文,而梵文純粹是文學用語。
paññā
智慧。實踐八正道需修持的三學中,智慧是第三學。智慧有三種:聞慧(sutta-mayā paññā)、思慧(cintā-mayā paññā),以及修慧(bhāvanā-mayā paññā)。三者之中,唯有修慧可徹底淨化內心,它是經由內觀的修練而得。慧是五力(見bala)、七菩提分(七覺支,見bojjhanga)和十波羅蜜(parami)的一種。
Parami/paramita
波羅蜜,完善,美德;能助於消融自我而達到解脫的正向心理素質。十波羅蜜分別是:佈施(dāna)、持戒 (sīla)、捨離(nekkhamma)、般若智慧 (paññā)、精進(vīriya)、忍辱(khantī)、實相(sacca)、堅決(adhiṭṭhāna)、 無私的純愛,慈心(mettā),以及平等心(upekkhā)。
Paticca samuppada
緣起法則;因果的源起與形成。由於這個始於無明的過程,一個人生生世世痛苦流轉個不停。
Puja
禮拜、崇敬,宗教儀軌或儀式。佛陀說,對他表示崇敬的唯一方式,就是實踐他的教導,親自從第一步走到最終的目標。
Punna
功德,有功德的行為,能使人現在及未來幸福快樂。對在家人來說,功德之行包括佈施(dāna),持戒過道德的生活(sīla)、修行(bhāvanā)。
Rāga
貪求渴愛,加上瞋恚(dosa)、愚痴無明(moha),就是三個心的主要染污。lobha為同義詞。
Ratana
珍寶,瑰寶。Ti-ratana:即佛(Buddha)、法(Dhamma)、僧(Sangha)三寶。
Rūpa
1. 物質
2. 色,可視之物
參見ayatana、khandha。
Sacca
實相,真諦。四聖諦 ariya-sacca 分別是:
- 苦諦(dukka-sacca)
- 集諦,苦之集起(samudaya-sacca)
- 滅諦,苦之止息(nirodha-sacca)
- 道締,滅苦之道(magga-sacca)
Sadhu
善哉,說得好;用以表達認可或贊同。
Samādhi
專注,定,對自心的掌控。實踐八正道需修持的三學中的第二學(參見magga)。定鍛鍊到極致,可達到攝心一境的禪那(jhana)狀態,但無法完全解脫內心的不淨煩惱。定有三種:
- khanika samādhi 剎那定
- upacara samādhi 近行定
- appana samādhi 安止定,禪那的境地
Samana
沙門,出家隱士,游方者,托缽僧,離開在家生活的人。婆羅門(brahamana)是仰賴一個神祇來救贖或解脫他,而沙門(samana)則是靠自己的努力尋求解脫,因此沙門這個稱呼,可指佛陀和他過著寺院生活的徒眾們,也適用於非追隨佛陀的隱士。那些未追隨佛陀的出家人,常稱呼佛陀為沙門喬達摩(”出家的喬達摩“)。
Samatha
定,平靜,心的寂靜安寧。Samatha-bhāvanā,修定(修止),與samādhi同義,見bhāvanā。
Sampajanna
對身心現象的整體理解,也就是在感受的層次上,洞察身心現象的無常本質。
Samsara
生死輪迴;因緣和合的、苦的世間。
Samudaya
集,生起,起因。Samudaya-dhamma,生起的現象。Samudaya-sacca,苦之集起,集諦,四聖諦的第二聖諦。
Saṅkhārā
行。(心理的)形成方式,意志行為,習性反應,心的制約。五蘊(khandha)之一,也是因果環鏈(十二緣起 paticca samuppada)的第二個環節。Saṅkhārā行就是業(kamma),即日後會產生果報的行為,由此,一個人的來世實際上是由業行所塑造。(梵文為samskara)。
Sankharupekkha
行捨,字義為對業行(saṅkhārā)保持平等心。是內觀修持的一個階段,發生於消融(bhanga)的體驗之後。在此階段,原本蟄伏在潛意識的隨眠煩惱浮到心的表層,並顯現為身體的感受;藉由對這些感受保持平等心(upekkhā),內觀行者不再造作新業,並聽任舊業消失滅去,如此便逐步根除所有的業行saṅkhārā。
Saññā
想,成見、洞察力、辨別,由samyutta-nana而來。五蘊(khandha)之一,通常都被過去的習性反應所制約,因此扭曲了事實的樣貌。在修習內觀時,想蘊轉變為如實了知實相的智慧,成為無常想(aniccā-saññā)、苦想(dukkha-saññā)、無我想(anattā-saññā)以及不淨想(asubha-saññā),也就是對無常、苦、無我的認識,並看透美好肉體的虛幻本質。
Sarana
依止,皈依,庇護。Ti-sarana 三皈依,即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。
Sati
念,覺知。是八正道(見magga)、五力(見bala)、七覺支(七菩提分,見bojjhanga)的組成要素之一。Anapana-sati:對呼吸的覺知。
Satipaṭṭhāna
念住,覺知的建立。念住有四個相互關聯的面向:
- 身念住(kāyānupassanā)
- 受念住(vedanānupassanā)
- 心念住(cittānupassanā)
- 法念住(dhammānupassanā)
四者都不離受念住,因為身與心皆與感受直接相關。《大念住經 Maha-Satipaṭṭhāna Suttanta》(長部第廿二經 Digha Nikaya, 22)是闡述內觀修法的主要理論依據。
Sato
覺知。Sato sampajano 有念,有正知正念;藉由觀察感受,以對整個身心結構無常本質的理解來覺知。
Siddhattha
字義為『已完成其任務(譯註:所作已辦,即已斷除所有應斷煩惱)之人』。悉達多,釋尊的名字。梵文為Siddhartha。
Sīla
戒,道德規範;即戒除會對他人造成傷害的身體及言語行為。實踐八正道需修持三學中的第一學(見magga)。對一個在家人來說,日常持戒是持守五戒。
Sotapanna
須陀洹,預流果。初入聖人之流,已體證涅槃(nibbāna)之人。見ariya。
Sukha
愉悅,樂。反義字為dukkha。
Sukhuma
微細的,精妙的。反義字為olarika。
Sutta-Mayā paññā
字義是從別人那裡聽來的智慧,聞慧。聞所成慧。參見paññā。
Sutava/sutavant
聞法者,聲聞。已聽聞真理實相,具備聞慧(sutta-mayā paññā)之人。 反義字為assutava。
Sutta
經,佛陀或其大弟子們的說法教示。梵文為sutra。
Tanha
貪愛,字面意義為『渴求』,包括貪愛以及反面的嗔恨。佛陀在其首次的說法,即《轉法輪經》(Dhammacakkappavattana Sutta)中,明確指出貪愛為苦的成因。在十二緣起法(paticca samuppada)中,他清楚說明了渴求貪愛是緣身體的感受而起的反應。
Tathagata
如來,字義為『如其所來』或『如其所去』;經由走上實相的道路而到達究竟實相之人,也就是覺悟者。佛陀常以此用語稱呼他自己。
Theravada
上座部,字義為『長者的教導』。在南亞諸國,如緬甸、斯里蘭卡、泰國、寮國和柬埔寨,佛陀的教導以上座部的形式被保存下來,此為公認最原始的佛法。
Ti-lakkhana
參見lakkhana。
Tipitaka
三藏,原意是『三個藍子』,佛法的三大彙集,分別名為:
- Vinaya-pitaka 律藏:寺院規範的彙集
- Sutta-pitaka 經藏:開示的彙集
- Abhidhamma-pitaka 論藏:高等的教學,即佛法哲學的系統詮釋
梵文為Tripitaka。
Ti-ratana
參見 ratana。
Udaya
顯現,生起。udayabbaya,生起及滅去,亦即無常(或為udaya-vyaya)。透過觀察自身當中不斷變化的感受,才能在經驗的層面上領悟無常的實相。
Upadana
執著,取,緊緊依附。
Upekkhā
平等心;心無貪愛、嗔恨與無明。為心的四種清淨(四無量心,見Brahma-vihara)之一,亦為七個覺悟要素(七覺支,見bojjhanga)以及十波羅蜜(parami)中的一個。
Uppada
現起,生起。Uppada-vaya,生起和滅去。Uppada-vaya-dhammino 是具有生起、滅去的本質。
Vaya/vyaya
滅去,毀壞。Vaya-dhamma 為滅去的現象。
Vedanā
感覺/感受,五蘊(khandha)之一。佛陀指出感受同時涵蓋心理與身體兩個層面,因而可作為省察身心整體現象的一個工具。在緣起法(paticca samuppada)中佛陀解釋道,貪愛(tanha)為苦之因,應感受而生。而學習客觀的觀察感受,便能避免產生任何新的習性反應,並能在自身之內親證無常(aniccā)實相。必要有這種體驗,方能不再執取,獲致心的解脫。
Vedanānupassanā
受念住,覺察身上的感受。見satipaṭṭhāna。
Viññāṇa
識,認知。五蘊(見khandha)之一。
Vipassana
內觀,自淨其意的洞見,尤指洞悉身心結構的無常、苦和無我本質。Vipassana-bhāvanā 內觀修習是經由觀察自己身上的感受,來覺察自身實相的修行方法,透過內觀修練按部就班的開展智慧與洞見。
Viveka
放下執取,離執;分別(明辨)的智慧、明。
Yatha-bhuta
其義為『如實』(如其本來的樣子),當下的實相。Yatha-bhuta-nana-dassana 如實智,如其本然了解實相而生的智慧。